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下载 苹果客户端下载

胃食管反流病需“内外科同治”

  • 简要: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需内外科携手,采取个体化综合诊疗手段,才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中国科学院汪忠镐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暨首届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论坛举行。论坛上,专家表示,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需内外科携手,采取个体化综合诊疗手段,才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汪忠镐介绍,胃食管反流病既常见又陌生。据统计,我国每100人中就有5.7人患有此病,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甚至高达16.9%,且发病率逐年攀升;但是,许多人甚至一些医务工作者对食管外症状和严重性并不了解,过半患者得病而不自知,主动就医率不足10%。该病患者除了有反流、烧心、胸痛等常见的食管症状外,还会出现声嘶、咽痛、干咳、哮喘等食管外症状,容易被误诊,因此不少病人被“分散”在耳鼻喉科、呼吸科等其他科室。
  论坛上,汪忠镐介绍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他在2005年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因咳嗽、咯痰,引起一位外国医生的注意,并提醒他要考虑胃食管反流病。之后的检查证实了外国医生的判断。汪忠镐院士感叹:“我自己得了胃食管反流病,却被误诊为哮喘,5次入院急救。可见医生需要有跨学科思路。”
  10年来,汪忠镐在全国建立了十余家胃食管反流病中心、工作站,解除了数万名患者的痛苦。“一旦确诊胃食管反流病,需要药物治疗,其中以质子泵抑制剂效果最好。但对于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治疗或疗效欠佳者,可考虑胃镜下微量射频治疗或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微创抗反流手术。”汪忠镐介绍,内镜下微量射频技术已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其通过射频使肌肉组织产生微小损害,诱导肌肉组织的结缔组织再生,使胶原蛋白收缩、重构,同时减弱肌肉内的舒张神经功能,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厚度和压力,将“阀门”关紧,以达到改善反流症状的目的。


健康网盟公众号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名医名家

邓铁涛的“养生秘

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公布了他

针灸界领军人物--

石学敏的一生与银针结缘。小小银针,细若麦芒,在他的手中,就像

郭芳

郭芳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