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下载 苹果客户端下载

不是所有耳念珠菌都能成“超级真菌”

  • 简要:不是所有耳念珠菌都是“超级真菌”。不同菌株在细胞形态、毒力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笼统的将所有耳念珠菌都称作“超级真菌”并不科学。

耳念珠菌最早在2009年由日本学者在耳道中分离得来。国外研究者发现这种致病菌的某些菌株类型常对多种抗真菌药物耐药,且在医院环境下具有很强的克隆传播性,可以在患者和环境间广泛传播,极易造成集中暴发,死亡率高达33%—60%。

不是所有耳念珠菌都能成“超级真菌”
 
由于某些类型的耳念珠菌的多重耐药性、传播性强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类似于多重耐药菌,人们就仿照“超级细菌”的叫法,称其为“超级真菌”。
 
但并不是所有耳念珠菌都是“超级真菌”。不同菌株在细胞形态、毒力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笼统的将所有耳念珠菌都称作“超级真菌”并不科学。
 
现有研究显示,日本分离的第一株耳念珠菌和我国近年来分离的菌株均未表现出多重耐药。
 
保健常识:耳念珠菌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长期定植在患者和医院环境中,不仅可以在患者腋窝、腹股沟、鼻、口咽部等多个部位定植,而且还能在床栏、地板等多种物品表面存活,同时对共用医疗器械造成污染。
 
另外,耳念珠菌能在潮湿或干燥的表面上至少生长7天,在塑料表面可持续存活至少2周。


健康网盟公众号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名医名家

邓铁涛的“养生秘

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公布了他

针灸界领军人物--

石学敏的一生与银针结缘。小小银针,细若麦芒,在他的手中,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