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下载 苹果客户端下载

乳腺外科的领军人物--王本忠

  • 简要:王本忠说,在他看来一个好医生就是要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进行充分的沟通,这样才能做个好医生。

王本忠,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科主任。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最早认识,源于亲人病痛的回忆。王本忠回忆说,从小他和外婆住在一起,外婆身体一直不好,经常要去医院看病。当时他的家就住在安徽省立医院旁。经常陪外婆看病让王本忠一家认识了很多的知名专家,用他的话说,“因常去看病,我们家和医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那时,年少懵懂的王本忠就觉得,作为医生能够给病人治病,最起码能够解决病人的痛苦,这感觉非常好。
  后来,王本忠被下放到农村。当过知青的人都知道,知青什么都不怕,就怕小病小灾。下乡知青在农村缺医少药,得了胃肠炎都找不到医生,都要靠自己硬扛过来。“因为农村很难找到医生,能找到医生来看病真是谢天谢地了。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当时我就想报考医学院,这样就可以实现我当医生的梦想!”经过一番紧张的备考,王本忠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
  如今的王本忠已是华中地区乳腺疾病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而在王本忠进入医学领域时,乳腺外科方向在国内还是一个“空白”。王本忠如何一步一步达成今天的成就,这要从他从医学院实习说起。
  王本忠进入临床实习过程中,感觉很多内科病的病因不清楚,都要再寻找病因,治疗起来相对困难。虽然外科病的病因有时候也不清楚,但是有些病治疗后能够立竿见影,减轻痛苦。因此,毕业后王本忠选择了做普外科医生。1985年,王本忠又考上了普外科的研究生。“当时肝胆和胃肠方向比较流行,我报了胃肠专业,跟着导师搞胃肠专业,1988年毕业以后,接着就出国到日本,到京都大学研修肝胆专业,进修两年以后,回医院肝胆外科做肝脏移植和肝癌的治疗。”
  从曾经深入研究的胃肠、肝胆方向转向乳腺方向,王本忠回忆起了一个细节。记忆里,早前他在实习及临床工作时,乳腺癌病人非常少,一年下来每个医生接诊不到二十例,医院的整个外科系统一年也接诊不到一百例,但是自从96、97年,乳腺癌门诊的病人数量就开始直线上升。他还想起过去在大普外做手术的时候,只有做乳腺病的手术最“残酷”,“当时的手术方式都采用经典手术根治,就是全部切除,这确实给女性病人带来自身的缺失,给病人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创伤。”乳腺癌门诊数量的直线上升,让大家意识到发展乳腺治疗正变得日益重要。正是这样的背景下,王本忠在1997年再次东渡日本,在日本爱知医科大学进修乳腺专业一年。
  2005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亚专科终于成立。得到院长批准的消息,当时王本忠松了一口气。旁人可能不了解,作为这个新型亚专科背后的推手,为了这个科室的建立,王本忠奋斗了整整八年。
  1998年,王本忠学成归来,就开始推动成立乳腺亚专科。“学成归国后,我多次和院领导交流,多次提出倡议,成立这个专科。这些年努力的过程中,医院开设了乳腺病单独的专病门诊,门诊病人不断增加,院领导也非常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包括调研、买设备等等。当时恰逢北京的徐光伟教授正在开展‘百万妇女普查’,借着这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加入了‘百万妇女普查’团队,院领导看到了这个科室的实力,最终同意成立乳腺亚专科。”
  科室成立11年来,现门诊量每天可达到120人次,每周超过800人次。据统计,2015年的门诊更超过20000人次。采访中,王本忠高兴地告诉记者,2016年第三季度与2015年同期相比,科室门诊量增长3700人次,科室受到了医院的表扬。“科室的手术量逐年在提高,2005年起步的时候是300台次一年,目前在1000多台次,相比起步时翻了几番。”
  科室医疗实力的成长,源自当代女性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更源于王本忠“医者仁心”的指导思想。科室成立之初,王本忠就和科室同仁强调:乳腺外科医生应该做好外科医生的本分。“什么是外科医生的本分,就是我们应该如何让病人既能治好病,又能生存时间长,同时生活质量不受过多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王本忠继续说道,乳腺外科目前的发展方向是要对每个乳腺癌患者能够做到精准辨析、精准施治、精准管理。乳腺外科的局部精准治疗就是能做保乳手术就做保乳手术,在保乳手术不能做的情况下,就做重建手术。这些都使病人在治疗疾病同时还能保留乳房,让她的生存质量更高。“我们是在保证局部治疗效果、局部美观的和局部并发症降低的前提下,再配合综合治疗,这样病人既能生存时间更长,又让病人生活的形象更美,家庭更加和谐,也让病人充满信心,没有自身残缺的概念。”
   坚持以“病人为本”的理念,既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更需要科室全体同仁的紧密协作。作为科主任的王本忠,在带领同仁前进时,积累着自己的心德。“科室共有42个床位,分成4个治疗组,每个治疗组设有组长,组长有不同的专业侧重,比如一个组以‘传统改良’手术为主;另一个组以‘保乳及保腋和新辅助治疗’为主;第三个组以‘微创重建整形’为主,第四个组以‘术后功能康复全程管理’为主。这样大家既有明确分工,个人又有自己的专业特长。”
  王本忠还说,他还鼓励每个治疗组组长,带领组里的年轻医生多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总负责是我,责任在我!我总是鼓励大家去动脑筋,寻思路,创新路,不断发展才是硬道理!我更希望每个组都要超越、超越、再超越,这样大家积极性才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更强,更有利于科室和个人的发展。”
  除了分组,王本忠非常重视科里成员的业务学习,他介绍说,科里的每个医生从副主任医师到护理部,每个月都有一次早晨的业务学习,每个人轮流演讲,让他们互通有无,“谁的幻灯做得怎么样,谁的演讲能力怎么样,让大家去评。”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都有任务,回来就要做科室汇报,长期这样的锻炼,科里每个人进步都很大。王本忠还要求每个治疗小组年底都要申报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他觉得,“报上报不上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一定要参加申报,要有这种敢于尝试的勇气。我常说每个人做事情都要有敬业的精神,在敬业同时要有理想,就像那句‘不愿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
  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官方网站上,静静地放着一张病人给王本忠的表扬信,短短四行七言诗,饱含了一位普通病人对王本忠朴素的感激之情:
  “王者不霸很良善,本分从医赛典范。忠心耿耿为人民,好医好德人人赞”。通篇读下来,这是一首藏头诗,写着“王本忠好”!
  不仅仅是这位病人,还有许多病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究竟王本忠是怎么做到的?王本忠说,在他看来一个好医生就是要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进行充分的沟通,这样才能做个好医生。王本忠曾经去成都会诊,一位病人对王本忠万分感谢,王本忠谦虚说,“不是说我们的技术多么好,也不是说我们的理论水平很高,就是能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家人,告诉病人应该怎么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如实地告诉她,这时病人对你自然就很信任。”
  王本忠又举了一个例子,他曾经给一个病人讲保乳重建的好处,“我当时就说如果是我家里人患了病,我会采取保乳重建,病人当时听得很认真,也感觉此方法非常好,因而产生信任。当然,我觉得病人很难100%相信一个医生,能有80%-90%就很不错了。所以我告诉科里的每个医生要在手术前和病人充分沟通,沟通好了,病人心里有底了,她也知道自己的愈后怎么样,后续怎么治疗,包括经济上的花费等,让病人及家属根据其经济能力衡量后续治疗方案,这是一个好医生该做到的。”


健康网盟公众号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名医名家

邓铁涛的“养生秘

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公布了他

针灸界领军人物--

石学敏的一生与银针结缘。小小银针,细若麦芒,在他的手中,就像

郭芳

郭芳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