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下载 苹果客户端下载

涨价!断货!廉价救命药新动态

  • 简要:救命药是廉价的,但生命是无价的。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在公平、公正地进行药物一致性评价时,优先考虑廉价救命药。

救命药是廉价的,但生命是无价的。近日,据浙江一位民营医院院长爆料:我院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剂缺货,进货价25-40元,医保支付10元,我院每月差不多200-300盒用量,备货保证100盒。现在只有50盒,药房备货问遍合作医药公司均缺货或限制开票,每月要亏5000元,还没货。
 
同时,有媒体整理了常用抢救类药物的全国平均招标价格,图表显示自2008年以来,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从0.65元涨到了30.81元,氨基乙酸注射液从0.61元涨到了44.09元,去乙酰毛花甘注射液从2.73元涨到了78.04元,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从1.81元涨到了54.48元,缩宫素注射液从0.71元涨到了9.9元,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从2.03元涨到了26.87元……数据说明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很多抢救类药物价格竟上涨了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网友直呼“工资什么时候涨十倍?”“涨价没问题,但是别断货啊!”
 
救命药短缺的根源,在于利润过低。众所周知,一支药品从研发到生产,从进入招标到送到医院,从使用到维护,哪个环节都需要花费财力、人力来维持,再加上某种潜规则,药品的价格只能越来越贵,还可能赚不上钱,对于药企来说,肯定不愿意赔本赚吆喝。在药企看来,救命药之所以短缺,是因为利润不大、原料高涨、招标过低等因素造成的。不如说是药企无利润可图的原因。令人感到诡异的是,一些廉价药品在停产之后,会迅速“死而复生”,除了更名外,变化最大的自然是价格的大幅上涨。部分药企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面对定价过低的救命药,大玩“换汤不换药”的把戏,即一种救命药在药品成分、生产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换一个“马甲”重新注册新药,然后再高价推向市场。于是,把廉价药变成高价药,就成了药企的“潜规则”。
 
而在国家严把药品监管关后,一些药企干脆彻底停产低价“救命药”,专门研制价格高、利润大的新药。这样一来,“救命药”的总产销量更少,一药难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同时,部分省份的招标价格压得过低,随着各项成本的增加,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无法随市场波动改变价格,进一步加剧了急救药品的短缺。如此恶性循环下来,看病贵的负担转嫁给了患者,而随之带来的问题却压在了医院和医生身上。
 
201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凡在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原则上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
 
什么是药物一致性评价?即药品一致性研究,就是仿制药必须和原研药“管理一致性、中间过程一致性、质量标准一致性等全过程一致”的高标准要求。如果这项工作在今年年底仍未完成,将会被注销药品批准文号,产品将面临下架,轻则丢失市场,重则影响生存。而有业内人士爆料,目前国内单个品种药物的一致性评价市场报价已达300万-600万。面对竞争与生存,大部分药厂肯定拣赚钱少、利润薄的先扔,“廉价救命药”首当其中。
 
因此,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在公平、公正地进行药物一致性评价时,优先考虑廉价救命药?
 
救命药事关患者生命安危,无论如何都不该是短缺品。那么,如何把更多的廉价救命药救回来呢?根治廉价救命药反复断供的顽疾不能靠“救火”,曝出一个解决一个不是长久之计,完全依赖市场也不是办法。


健康网盟公众号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名医名家

邓铁涛的“养生秘

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公布了他

针灸界领军人物--

石学敏的一生与银针结缘。小小银针,细若麦芒,在他的手中,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