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下载 苹果客户端下载
更多名医名家

邓铁涛的“养生秘

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公布了他

针灸界领军人物--

石学敏的一生与银针结缘。小小银针,细若麦芒,在他的手中,就像

裂头蚴病

  • 简要:疾病库为你提供详尽的:疾病查询,疾病分析,疾病就医,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诊断,疾病概述

裂头蚴病
  • 裂头蚴病(sparganosis)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寄生的皮肤病,此种蚴虫寄居于蛙、蛇等动物的肌肉及皮下组织内,含有此种蚴虫的未曾煮熟的蛙肉或蛇肉被人类食后,或饮用含有裂头蚴感染的剑水蚤属所污染的水,或用裂头蚴感染的生蛙皮、蛙肉直接外敷治疗皮肤溃疡或眼病,蚴虫即可通过皮肤创面直接进入皮下组织而引起发病。其发育涉及终末宿主(如狗、猪)、两个中间宿主甲壳类动物和脊椎类动物(如爬虫类、鸟类)。人类是第二期幼虫的临时宿主。

  •        (一)发病原因

    局部敷贴生蛙肉,食生或半生不熟的蛙、蛇肉或猪肉而感染,吞食活蝌蚪喝生水或游泳误吞入含原尾蚴的剑水蚤而感染,蚴虫通过皮肤创面直接进入皮下组织而引起发病。

    (二)发病机制

    未曾煮熟的蛙肉或蛇肉被人类食后,或饮用含有裂头蚴感染的剑水蚤属所污染的水,或用裂头蚴感染的生蛙皮、蛙肉直接外敷治疗皮肤溃疡或眼病,蚴虫即可通过皮肤创面直接进入皮下组织而引起发病。

  •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在流行区不吃生蛙、生蛇肉,不饮生水,不用蛙肉敷眼及敷伤口。切生、熟肉的刀和菜板要分开。

    中国民间有吞食活蛙治疗疮疖和疼痛的不良习惯;又有食蝌蚪以治皮肤病的习俗。在延边地区,居民喜食半生的烤蛙或生蛙肉、蛇肉及猪、牛、鱼肉;广东、香港等地居民喜食田鸡粥(青蛙广东称田鸡)或生炒青蛙肉及蛇肉,以上制作方式未能杀死寄生在肌肉深部的裂头蚴,而使人体感染。福建某地一农民因患疥疮误信“仙方”而吞食 7 只小青蛙,后经手术从腿部取出裂头蚴。


  •     裂头蚴寄生在人体可发生在骨以外的任何器官和部位,其临床表现和严重性因裂头蚴的移行和寄生部位而异。最常见的部位是眼部、口腔颌面部、四肢、躯干及内脏。临床可归纳为四型。
    (1)眼裂头蚴病较常见,多是单侧性,患者表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微痛、奇痒、畏光、流泪或有虫爬感,在红肿的眼睑下或结膜下可触及游动性、硬度不等的肿块或条索状物质。如裂头蚴寄生在眼球可使眼球突出,并发疼痛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玻璃体浑浊、白内障、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2)口腔颁面裂头蚴病患处红肿、发痒,有虫爬感,皮下粘膜有硬结,常有裂头蚴逸出。
    (3)皮下裂头蚴病在躯干、四肢、外阴等处出现黄豆大至核桃大、圆形、椭圆形、条索状或不规则的皮下结节或肿块,数目一般1~2个,隆出皮面,结节有弹性,触之有捻发感,局部有瘙痒,具有移行的特点。如有炎症可伴发疼痛和触痛,有时可出现风团,亦有的患者感染后可不出现任何自觉症状,能持续数年之久,有的皮疹可自行消退,但隔一段时间又复发。
    (4)内脏裂头蚴病此型少见。可寄生于呼吸道引起咯血。寄生于消化道裂头蚴可侵入腹膜引起炎症反应。寄生于尿道、膀胱可引起泌尿系炎症。也能寄生于脑,可引起严重后果。


  • 本病应与囊虫病、并殖吸虫病(斯氏肺吸虫病)相鉴别,眼裂头蚴病,尤其球后感染致凸眼者应与视网膜细胞瘤相鉴别。

    增生型裂头蚴病(pmliferative sparganosis)是一种罕见的寄生虫病。迄今已确诊的有8例,其中日本报告5例,美国和委内瑞拉各1例。病原为增生裂头蚴(Sparganum proiferum),仅发现于人,也可能在狒狒及黑长尾猴体内。虫体呈柱状或稍扁,常卷曲,有不规则分支和芽,大小约10mm×1mm,最长达24mm,可移行到体内各组织,进行芽生增生。组织切片可见其内部组织内具有散在的束状纵肌,在表皮内或皮下有许多小囊和泡,排泄管扩大成大的腔。有的虫体一端表皮有一深凹,但无头节。虫体侵入人体后可广泛侵犯皮下、肌间筋膜、肠壁、肠系膜、肾、肺、心、脑等各组织。受累组织呈蜂窝状和结节状,在四肢可致广泛性肿胀,似象皮肿,患者日渐衰弱、消瘦和虚脱,甚至导致死亡。此外,台湾和菲律宾报告3例“增生型”裂头蚴病。病原为分化不全的裂头蚴或四头蚴。虫体较小,最长不超过2mm,宽0.1mm,形状不规则,呈球形、柱状或蠕虫形,有的表皮向内折入成不规则的袋,囊状的实质组织由排泄管扩大形成,发育分化不全。发育比较成熟者,则可辨别出裂头蚴。此虫也可广泛侵及双肺、胸腔、腹腔或淋巴结等组织,导致严重的后果。这种裂头蚴病也见于台湾和美国的犬和猫。我国首次在广东发现1例增生型裂头蚴病,可能是由分化不全的曼氏裂头蚴所致。如以曼氏裂头蚴活虫喂猫后,其粪中找到虫卵及小肠内发现成虫即可鉴别。

  •     皮损为位于躯干或下肢皮下的指头至鸽蛋大的炎性肿块结节,数目为1~2个,患部多有水肿及瘙痒感。亦可无任何感觉。寄生于眼部者,可引起疼痛性结膜炎,或致使眼球运动限制及毁坏眼球。

    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史,皮下结节或包块和活组织检查。凡有用蛙肉贴敷伤口、疮疖和眼部者或有生食蛙、蛇、猪肉史,临床表现有皮下游走性结节与包块者应考虑本病。活检找见虫体才能确诊。裂头蚴抗原皮内试验有辅助诊断价值。

  •    裂头蚴病检查项目:血常规。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血象是指血液的一般检验(以往称为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是指对外周血中血液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化验检查。
    1.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
    2.活组织检查 皮下包块和眼睑结节活检可找到虫体。
    病理检查显示嗜酸性肉芽肿,病变中心为虫体横切面。

  • (一)治疗
    治疗眼及皮下组织裂头蚴病以手术摘除虫体为主。手术需水肿减轻、硬结形成后进行,取出虫体。一般病例手术后可给予吡喹酮治疗,同时用激素类药物以减轻因虫体破坏所致的过敏反应。
    用40%酒精2~4毫升混以奴夫卡因,注入囊内,杀死虫体;或用糜蛋白酶液5~10毫升,局部注射,每5~10日1次,一般2~3次可愈。
    吡喹酮:每次每千克体重25毫克,每日3次,连服2日,必要时1周后重服1个疗程,对于眼、皮下裂头蚴病疗效较好。
    (二)预后
    裂头蚴病只要能够及时确诊,预后较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是可以治愈的。此虫也可广泛侵及双肺、胸腔、腹腔或淋巴结等组织,导致严重的后果。

  •       食醋
    功能:安蛔止痛,驱虫。
    主治:小儿蛔虫病伴腹痛。
    处方:食醋、生姜、花椒等。
    制作:生姜100克洗净,切丝,放入250毫升米醋中,置罐中密封7日后即可。
    服法:每日早晨空腹服10毫升,可治蛔虫病。食醋30毫升温服,6小时1次,连服2日。可治蛔虫病。茶叶3克置杯中,开水冲泡5分钟,滤出茶汁,加入陈醋2毫升,经常服用,可驱蛔虫。醋60毫升,加入花椒少许,煮开后去花椒,1次服下,可治胆道蛔虫病。
    青梅黄酒
    功能:生津止渴,和胃安蛔,驱蛔止痛。
    主治:小儿蛔虫病、钩虫病,以及该病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
    处方:青梅(也可用食品店出售的糖饯青丝代替,但用量要加大)30克,黄酒100毫升。
    制作:青梅洗净,放入碗内,倒入黄酒,加盖。放入锅内,隔水蒸30分钟即可。
    服法:每次取5—10毫升,早晨空腹服下(服前需炖热),连服7天。

    • 宜吃饮食必看
    • 忌吃饮食必看
    1.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2.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3.宜吃活血化瘀的食物。
    宜吃食物列表 宜吃理由 食用建议
    红花炖鸡 红花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与鸡肉同煮可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结节的消散。 25g与鸡肉同炖即可。
    糯米饭 热量高,具有滋养型的作用,可抑制结节的形成,增加皮肤组织的免疫力。 200g每顿,直接食用。
    牛奶 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丰富的钙质,有利于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500-1000毫升,每天。


    用户评论